看集團揮毫“只此青綠” 生態畫卷
發布日期:2022.08.082022年上半年,山東黃金集團黃金產量、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等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好于預期、高于同期,創出歷史新高。生產經營佳績頻傳,綠色生態發展同樣亮點紛呈,生態與發展這“一對矛盾”變成“一雙合璧”,不負“綠水青山”,更得“金山銀山”。
礦山因綠色而變,由綠色而興,一時竟成為行業佳話。玲瓏金礦、紅嶺礦業、赤峰柴礦公司等企業身在青山綠水之間,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,相得益彰;三山島金礦臨渤海之濱,周邊綠水逶迤,碧波蕩漾,昔日尾礦庫變成了今日綠意融融的海邊公園,建設成果登上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;歸來莊礦業公司載“國家級礦山公園”與“工業旅游示范點”之譽,實現礦山與自然的和諧共生,白墻黛瓦,煙靄輕籠,別有韻致;位于南美安第斯高原上的貝拉德羅金礦在去年通過ISO-14001環境體系認證的復審工作,完成《氰化物國際管理規范》的認證復審,綠色選冶讓貝礦在雪域高原再次書寫金色擔當。
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的山東黃金集團讓“魚”與“熊掌”兼得,更讓“綠色”與“金色”輝耀共生。遠山長,曉山青,“只此青綠”的故事正在山東黃金集團各所屬企業不斷寫就。
近年來,山東黃金集團既登高望遠,又積微成著,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效,堅持“規模化、大型化、數字化、生態化、低碳化”理念,按照“分區采、集中選、統一煉”的集約化運營模式,逐步淘汰分散式小型選廠、氰化廠,采、選、冶產業集群效應凸顯;各礦山企業全部建設了封閉式礦石輸送廊道和封閉式物料堆棚,實現“礦山不見礦,存礦不露礦,料場全封閉”,空氣質量與礦區環境大大改善;所有礦山井下廢石全部用于充填井下采空區和建筑用料,實現廢石的循環利用。“取之于山、還之于山”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;今年上半年,各權屬企業累計完成綠化面積約23.6萬㎡,完成生態治理面積78.7萬㎡,讓“茉莉蓼香夾岸稠,綠波春意天際流”式的花園式礦山漸漸成為常態。
把“金飯碗”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是山東黃金集團在不斷助力碳達峰、碳中和建設過程中最切實的領悟,不能竭澤而漁、急功近利,也早已是全體山金人的共識。近年來,山東黃金集團大力推進企業節能降碳管理,利用技術創新不斷探索低碳發展之路,通過將永磁電機替代傳統三項異步電動機用于球磨機驅動的方式,實現了噸礦減少用電3千瓦時的重要突破。
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,也是經濟財富。全面推廣地熱供暖、光伏發電、空壓機余熱發電等清潔能源技術應用,逐步改善能源供給結構,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。截至目前,黃金電力公司累計接入光伏發電70兆瓦,節約標準煤5萬余噸,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不僅實現了“空氣更清新”的目標,山東黃金集團在“水質更清潔、山川更清麗”上同樣下了很大的功夫。今年上半年,權屬企業三山島金礦、焦家金礦、玲瓏金礦等礦山同步開展了礦井水處理設施改造升級工程,持續拓展尾砂利用途徑,提升尾砂綜合利用效率;鑫匯公司、嵩縣山金、海南山金等企業所產尾砂除用于井下充填外全部綜合利用起來,一幅幅無尾無廢礦山建設的美好圖景徐徐展開。
綠風何時至?已拂金礦山。生態環保的“綠色”早已與山東黃金的“金色”熔融一體,臻于至美,日見其新。誠如主要生產指標漸進新高,生態底色也正在各權屬企業日益濃郁,可持續發展必將助力山東黃金集團乘勢而上、行穩致遠,向著“再造一個山金,進入世界500強”的戰略目標疾蹄奮進。